百度 3月14日,杭州学分支学科研究院院长例会2018年第一次会议暨《杭州全书》编纂出版专题工作会在市城研中心仓前大楼召开。
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(记者史超杰 孟雍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和报纸摘要》报道,近期,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7天内连续遭遇三次大洪水,当地6800多名党员干部共计转移各族群众20025人,无一人伤亡。洪水退去后,他们又忙着灾后重建、恢复生产,为受灾群众撑起“安心伞”。
张婷:辣椒稍微少放一点,有的小孩、老人不太能吃辣……
说话的人是三都县委党校的教师张婷,也是一名党员。6月23日,她主动向组织申请,前往党校安置点负责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。张婷并不是本地人,但在与转移群众的朝夕相处中,逐渐成为了大家的贴心人。
张婷:把群众照顾好,我觉得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,应尽的义务。
转移到这里的111名群众,来自三都县都江镇新合村。这是一个水族、苗族、布依族等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居住的村子。为了能让大伙儿住得舒适、安心,三都县党委、政府安排专门的医疗服务队主动上门,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。
新合村村民潘广华:在这里很安心,很放心,各方面都很好,吃穿不用愁……
为了防止次生灾害,三都县还安排基层党员干部密切关注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。在都江镇打鱼村,入党还不满三年的布依族党员岑泽华每天一大早都要上山,查看山体裂缝是否有新的变化。
三都县委副书记李自胜说,正是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,当地各族群众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李自胜:在防汛期间,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,带领群众一起安全度汛。
编辑:苏晓静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关注精彩内容